中文名称:中小学教育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创刊时间:1978
出版周期:月刊
国内刊号:11-4299/G4
国际刊号:
邮发代号:2-597
刊物定价:300.00元/年
出版地:北京
时间:2025-04-16 14:00:53
采访人:王
采访对象:张老师,拥有 20 年教龄,多次成功管理 “差乱班”,所带班级成绩提升显著,纪律风气焕然一新。
记者:张老师,您好!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。您在管理 “差乱班” 方面经验丰富,能先和我们讲讲接手 “差乱班” 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吗?
张老师:最大的挑战就是重塑班级秩序和学生信心。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初二班级,刚踏入教室,那场景可谓一片混乱。课堂上学生们交头接耳,声音嘈杂,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;更有甚者随意走动,仿佛教室是自家的客厅。作业完成情况更是糟糕透顶,统计数据显示,作业完成率还不到 30%。在学业成绩上,这个班级的考试平均分比年级平均分低了足足 20 多分。长期以来,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,对学习早已丧失热情,纪律意识淡薄到了极点。而且,由于之前频繁被批评,他们内心深处还滋生出了强烈的抵触心理,对老师的教导充耳不闻,对班级管理措施阳奉阴违。
记者: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,您第一步做了什么呢?
张老师:我深知,要改变现状,必须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。于是,我利用课余时间,和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谈心。在交谈过程中,我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、烦恼与困惑,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注。同时,我还不辞辛劳,走访了他们的家庭。通过深入交流发现,大部分学生并非智力存在问题,而是长期缺乏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注与引导。就拿小宇来说,他在班级里成绩垫底,课堂上更是个 “小麻烦”,时常捣乱,影响课堂秩序。深入了解后得知,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,一年到头和他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,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关心甚少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我格外留意小宇。经常在课后主动找他交流,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,慢慢拉近距离。在学习上,我为他量身辅导功课,根据他的学习进度,给他设定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。每一次他达成目标,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与鼓励。比如,有一次他的作业准确率有了明显提升,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,还奖励他一本精美的笔记本。在这样持续的关注与鼓励下,小宇渐渐发生了转变。课堂上,他不再随意捣乱,而是开始认真听讲,积极回答问题;学习上也愈发主动,成绩稳步提升。一个学期后,在期末考试中,他的成绩从班级倒数成功上升到了中等水平,这一巨大的进步让全班同学都为之惊叹。
记者:在班级纪律管理上,您有什么独特方法吗?
张老师:我深知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于是制定了一套详细且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。但我并没有独断专行,而是组织学生们一起参与讨论规则内容。在这个过程中,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,从而增强对规章制度的认同感。例如,针对上课迟到这一常见问题,我们共同商定:上课迟到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,像打扫讲台、整理图书角等。这一规定实施后,效果立竿见影。通过统计数据发现,迟到现象相较于之前减少了 70%。同时,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遵守纪律,我还设立了奖励机制。每周精心评选 “纪律之星”“进步之星”,对于获得荣誉的学生,给予学习用品作为奖励,比如精美的笔记本、实用的文具套装等;或者给予免写部分作业的特权。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遵守纪律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,班级纪律风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。
记者:那在提升班级学习氛围方面,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呢?
张老师:我采用了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,根据学生的成绩、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。让成绩优异、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带动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,实现互帮互助、共同进步。为了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,我们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,比如数学解题比赛、英语单词拼写大赛等。获胜的小组能够在教室后面的荣誉墙展示小组照片,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。在一次数学解题比赛中,各个小组的成员们齐心协力、积极思考,为了小组荣誉全力以赴。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,班级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,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被充分点燃。在期末考试中,班级平均分提高了 15 分,优秀率从原来的 5% 提升到了 15%,这一成绩的取得,充分证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。